16. 竹篮
元气丧丧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梦想文学mxwx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重新谈价这个,是临时改的主意。
白二嫂爱打包票的性子,估计是跟她爹学的,但杨老汉的确是有真本事的手艺人。
他们到张家,只是稍微提了下,大概是想要什么样的篮子、用来做啥的,杨老汉一下就懂了,转身进柴房拿了几个他之前编的。
“这几个,你们要拿来装鸭蛋的话,肯定是大了。”
杨老汉提的是白春枝她们这几天卖新鲜鸭蛋拎的那种篮子,平时拿来装点什么都方便,放鸡蛋鸭蛋的话,底部垫点麻布就行。
不过用来充当礼盒就不太合适了,它太能装了,也没谁送节礼,一送送上百个蛋了。
而现在的东西大都以实用为主,在造型款式不会花太多心思,特别是随时会用到的东西,经得起时间考验,才是好的。
杨老汉也算是见多识广,猜他们想要的礼盒,不就是送礼的盒子么,多半是只要好看不用考虑其他的,指着几个篮子解释道。
“样式花色这些都可以编的,你们随便挑,只需要定好尺寸就行。”
说到这些,杨老汉其实很有得聊了,白春枝算是看出来了,有点手艺在身上的人,再是沉默的庄稼汉也能侃侃而谈。
杨老汉显然对此多有研究。
花色就不用说了,看个人审美,他详细介绍了每种款式的特点,哪种造型合适编来做什么,连逢场天哪类最受欢迎都毫不保留的讲了。
“那就劳烦您这几个都编小一点。”
白春枝点了几款,编法都不复杂的那种,有十字、斜纹和六角编,看着还挺简约的,然后转头和萧远山商量下,最后定了需要两个规格。
“暂定十二和二十四个的装。”
“没问题没问题。”
篮子越小花费的时间越短,虽然做工上要求会更精细一点,但杨老汉不觉得有什么难度,何况他编不完,还有他三个儿子了。
“要是速度快的话,我们晚上临走前再过来一趟,看能不能拿走一两个,好明天做出个样来。”
“可以的,我屋头平时都备有竹篾,没事就编一下,最近还染了一些竹丝晾起的,先给你们用。”
杨老汉卖这些编织品,也是周围有名的,但一般都是提前做好拿出去摆摊,少有来他这儿订货的,何况又是女儿带来的亲家生意,当然以白家的为主了。
“好好!”
瞧杨老汉这么耿直,白春枝和萧远山怎么好不提价呢?
按做工难易程度,一个款一个价格,都是计件算。
谈好了,萧远山也给了一点定金。
虽然杨老汉一直在推拒,说竹子些不值多少,但总得花费点心神了,他们得按规矩来。
回到白家,白母她们分两头洗完粽叶和收鸭蛋的几人也都回来了,连稻草都一并备齐了。
几人一边整理收回来的东西,一边不自觉盯着看了会儿白父编篮子。
这么对比下来,白春枝很明显能看出谁是业余选手了,自家是连干活儿的工具都没杨家齐全。
还好,白父选择的款式和花色都比较简单,最基础的三角编,而这也能最快看到效果了。
差不多成型就是一个长方形的筐,还是没有盖子的那种。
“爸,你这个上面盖盖子,还是加提手?”
白春枝目测了下筐的大小,预计能放几个鸭蛋,同时也在考虑要怎么封装了。
“提手吧?”白父拿着几根长竹篾比划了下,“你加了盖子,不还是要有提的才方便么?”
“那就不弄那么复杂。”
白春枝点点头,反正也是看最终的成品。
说完,她这才注意到,白父是一手老茧直接开编,虽然竹篾已经尽可能的刮掉了毛刺,但过程中的弯曲变形,不可避免还是会有一些冒出来,且竹片边缘都挺锋利的。
“做好了,边边拿布包一下是不是更好?”
“这个啊?”白父手一顿,想到有些放在屋头用的篮子,是有人比较爱惜会那么做了,随即点了点头,“可以。”
再想到女儿女婿做这篮子是要拿来当礼送的,白父想了想又提议,其实完全可以换成藤编、或者草编的。
“这野青藤,我们本地也有,只是藤编的工艺更复杂,光是处理藤藤就有十几二十道工序了。”白父说着一抬头,见几人都转过来盯着他,乐呵呵地摇头笑道,“你们老汉我还不会咯!”
“爸,还有你不会的啊?”
白春芽笑道,老爹平时话不多,就爱钻研这些了。
“嘿,你还不信了,人家一代代传下来手艺,靠的就是那门活路吃饭了。”白父继续摇头,“你以为随便看两眼都会啦?”
“哦哦,我想起来了,就是藤椅那种是吧?”
听着妹妹和老父亲开玩笑,白春枝慢半拍的将白父讲的藤编对上了号。
确实,藤编的话,藤条是剥皮取中间的藤芯,这东西有韧性又光滑,编出来的东西也好看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在北宋当陪房》《普通人,但传说级马甲》《竞选神明》《我在漫威当魔王》《在北宋当陪房》【废柴流小说】《神话:灵性支配者》【退婚流小说】【趣读吧】《少女的野犬》
《古代小夫妻的八零日常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梦想文学只为原作者元气丧丧的小说《古代小夫妻的八零日常》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元气丧丧并收藏《古代小夫妻的八零日常》最新章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