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. 家具
元气丧丧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梦想文学mxwx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夫妻俩收拾完,没急着赶回去,得先到张师傅家交定金,然后再看着采买一番。
张师傅住在另一个村,赶牛车去也不算远。
镇上供销社的东西,随时能买的,白春枝便没让萧远山停车,直接去张师傅家好了,倒是可以在村里问问看能不能收点棉花,得给老爷子再弹一床厚被子。
小夫妻商量着来,不过半小时的路程,就到了张师傅家。
任何时候,有手艺的人日子都不会太差,像张师傅这样有口碑的老木匠更是如此,从门口就能看到,他家院子很大,堆了不少木料,抬头一看,还不是小平房了,而是一栋两层的小楼。
张家院门是那种很大的铁门,大大敞开的,萧远山的牛车完全能进,但他还是把牛栓在了外面。
萧远山朝院子里喊了一声,得到回应后,和白春枝走了进去。
寻声到了小楼前,头次来的白春枝才发现,这栋楼的一层和村里那些住宅很不一样,布局更像是镇上的店铺,一眼能望到里面,没有多余的隔断显得格外宽敞。
白春枝粗略看了下,一间是木工房,有张大桌子做操作台,各式工具也都或挂或立在一旁,另外几间则摆放了不少成品、半成品的家具,张师傅就从这边走出来的。
“小萧来了啊!”
张师傅今天没打家具,只在刷清漆,但他还是习惯性的拍了拍身上的木屑。
“嗯,张师傅,我们来交定金。”
说着,萧远山便把准备好的信封递给了张师傅。
“嘿哟,你还跟我这么客气,等我那两个徒弟再打两天样,你直接拉走就是了,肯定不得耽误你们搬家的。”
张师傅推拒着,但到底是抵不过萧远山的固执,收下信封后也没拆开数数就放包里了。
约好拉床的时间,这事算是办好了,两人也没多打扰张师傅,出门准备去问问棉花的事。
“诶,小萧你等下。”萧远山刚解开牛车,还没上车,张师傅追了出来朝他们摆了摆手,“不急哈,马上你们师娘出来给你俩带路。”
张师傅口中的师娘,是随他徒弟称呼自己老婆子了,白春枝转头一看,只见一个长相富态妇女,乐呵呵的出来时,身上连围腰都没取,明显是从灶房出来的。
她本人看起来同萧远山挺熟悉的,和两人打了招呼便一屁股坐上牛车,也不废话直接开始指挥该往哪儿走。
张家这块儿位置不错,在村东头离镇上近点,只是种棉花的不多,每家可能留一两分地也就仅够自家,由师娘带路,不用多说,她领着小夫妻直奔村尾去。
“你们啊,算是找对地方了,前两年不是还出了什么新品棉种么,确实比之前的好,抗枯萎,长势非常好,村尾那几户都种的多。”
介绍完村里的情况,师娘又问起了萧远山他们村。
南河村种棉花的更少,主要他们这边的气候其实也不是特别的适宜,大部分都是种粮,加上萧远山平日进山的时间多,种棉花摘棉花又是个辛苦活,他家那几分自留地就没种过。
“是嘛,你们田好土肥,种啥产量都要高些。”
师娘颇为感慨地点点头,还是被饿怕了,能种粮的谁愿意种棉花呢,要不是有点补贴,他们这边种得也少。
不过她也并不是要问什么,就有个话题随便聊聊,然后又不冷落白春枝,转头和小媳妇拉起了家常。
当然,说着师娘便提到了孩子。
“……”
白春枝心想,还好他们也是准备要孩子了,不然真不好回答,笑着继续听师娘讲孩子经。
有了师娘的帮忙,白春枝他们这趟很是顺利。
只寻了两家不仅收齐了还有多的,并且连人家养的几只乌鸡问完价后一并要了,棉花是早就分批晒好的也不用等,刚好萧远山有牛车,立马能拉走。
“你们再往前走点就有一户弹棉花的,他们只收个辛苦费,你们去了说是张师傅家介绍的,保证给你们弹得厚实得很!”
将师娘送到家门了,她还在热心的给小夫妻俩指路。
本来他们是准备找镇上那家弹棉花的,以前基本上都在这一家了,不过白春枝还是决定听师娘去村口去看看,既然有了新选择,当然要货比三家。
交定金、约好取货时间,差不多的流程,又了结一桩事。
回去的路上,白春枝想起来问夫君,怎么他们也跟着叫张师傅老伴儿师娘呢?
张师傅一直有在带徒弟,这么称呼可能是口头的习惯,他们这边口音都差不多,年长一点都喊伯伯嬢嬢,书面些的就叔叔阿姨。
“你说师娘啊——”
小娘子忽然提到这个,萧远山愣了下,随即又有些不好意思了,但还是和白春枝讲了讲缘由。
原来,早在前两年张师傅就有收萧远山为徒的想法了,让他跟着自己一起做木匠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《古代小夫妻的八零日常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梦想文学只为原作者元气丧丧的小说《古代小夫妻的八零日常》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元气丧丧并收藏《古代小夫妻的八零日常》最新章节。